在2024年召開的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(COP29)上,一項備受矚目的資金目標決議草案獲得通過:發(fā)達國家承諾到2035年前每年至少提供30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給發(fā)展中國家締約方,以助其應對氣候變化挑戰(zhàn),這一承諾相當于每年提供約2.18萬億元人民幣的支持。
全球氣候資金承諾的落地,意味著國際社會在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,也進一步為ESG投資領域帶來了廣闊的空間,促使投資者更加關注環(huán)境、社會和治理因素在投資決策中的重要性,推動資本向更加可持續(xù)和負責任的方向流動。
那么,當前我國ESG基金市場表現幾何?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根據Wind“純ESG基金”板塊,從中再選取名稱含“ESG”或“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”,并且只保留A份額的產品進行統計。結果顯示,從規(guī)模和新增基金數量來看,我國純ESG基金同比均有所下滑,為近3年最低;從收益率來看,2024年平均收益率為10.28%,同比大幅提高(2023年為-10.51%),但是漲幅低于滬深300及三大盤指數。
對此,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施懿宸向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分析表示,關于基金規(guī)模減少,一方面是受市場大環(huán)境影響,不少資金都投向國債;另一方面是受“新三樣”(電動汽車、鋰電池、光伏)行業(yè)競爭加劇導致業(yè)績不佳,進而影響基金收益所致。
他進一步指出,ESG基金傾向于投資綠色產業(yè),但這些產業(yè)的表現并不總是優(yōu)于其他行業(yè)。為了提高ESG基金的吸引力,需要將ESG因子轉變?yōu)橐粋€能夠帶來收益的增強型投資工具,并通過綜合ESG的評級結果來選股,讓ESG因子真正能發(fā)揮作用。
商道融綠ESG研究經理季江雨博士認為,ESG投資注重長期表現,如果拉長5年或更長時間,ESG基金表現不錯,統計顯示比一些基金指數,甚至滬深300指數都更穩(wěn)健。
純ESG基金規(guī)模縮水
Wind數據顯示,2024年度純ESG基金存續(xù)數量為42只,新發(fā)行基金7只,但相比2023年新發(fā)行數量減少1只;而2022年新發(fā)行數量為13只,因此2024年新發(fā)行數量為近3年最低。
此外,純ESG基金總規(guī)模也進一步下降,為112.18億元,相較2023年的117.3億元減少5.12億元,同比降幅為4.5%。2022年純ESG基金規(guī)模為134.82億元,因此2024年規(guī)模亦為近3年最低水平。另外,有13只基金規(guī)模在5000萬元及以下,徘徊在清盤邊緣。
施懿宸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關于基金數量和規(guī)模的逐年下降,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基金,近兩年規(guī)模都在減少,許多資金轉向購買國債。因此,ESG基金也受到了影響。
另外,過去幾年綠色投資的市場表現有所波動,比如2021年市場表現良好,但2022年和2023年表現不佳,這可能與市場環(huán)境有關。尤其是2022年,國際局勢變化影響了能源供應。2021年是新能源股票的高峰年,不少新能源相關的公司股價都達到高點。但隨后出現了短期產能過剩和貿易壁壘,導致新能源賽道,特別是光伏行業(yè)過度“內卷”。
“盡管投資雙碳目標和方向是正確的,但短期內產能過剩并且出口受到貿易壁壘的影響導致產業(yè)失衡,影響了股價和ESG基金表現,進而導致規(guī)模減小?!笔┸插氛f。
商道融綠ESG研究經理季江雨博士持相同觀點。他向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分析稱,ESG基金數量和規(guī)模下滑,其實是在當下的股票市場環(huán)境下,各類基金發(fā)行和規(guī)模都有影響,這并不能說明ESG基金本身表現不佳。“ESG投資注重長期表現,如果拉長5年或更長時間,ESG基金表現不錯,我們的統計比滬深300和一些基金指數更穩(wěn)健。”
從收益來看,2024年純ESG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0.28%,較2023年全年收益率(-10.51%)大幅上升。但是跑輸滬深300(上漲14.68%),也低于上證指數(12.67%)。
在季江雨看來,去年滬深300的高紅利股票風格凸顯,因為國債利率持續(xù)走低,資產荒背景下,估值很低但分紅較高且穩(wěn)定的銀行大漲。而ESG基金并不一定配置這么多的紅利股票。需要拉長時間,看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情況。
實際上,這也再次印證前述的觀點,ESG基金青睞綠色、低碳的主題產業(yè),容易受政策和周期影響,并非真正嚴格意義上利用ESG因子進行選股。
指數型產品表現較優(yōu)
從投資類型來看,指數型基金表現優(yōu)于主動型,二者平均收益率分別為12.31%和8.75%。而且,前述提到的新發(fā)行的7只基金中,有4只是指數型。這一數字在2023年僅為2只(2023年新發(fā)行8只純ESG基金產品)。
這是否說明,在當前的市場背景下,指數型產品更具優(yōu)勢?
在施懿宸看來,指數型基金數量增多,這是市場逐漸成熟的標志。因為指數型基金透明度更高,不管是在收益還是分紅,都要高于行業(yè)主題的主動型產品。因此,在歐美等成熟市場,投資指數型產品的比例很高,比如標普500ETF、納斯達克100ETF、道瓊斯工業(yè)平均指數等。
資料顯示,巴菲特曾于2007年發(fā)起過“巴菲特賭約”,挑戰(zhàn)華爾街的對沖基金經理,賭約即是看在2008年1月1日到2017年12月31日的十年間,一個低成本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(S&P 500index fund)的表現是否會超過任何對沖基金組合的表現。結果巴菲特最終贏下賭約,標普500指數基金收益完勝挑戰(zhàn)者的投資組合。
季江雨認為,指數型投資基金管理費低,策略更清晰,容易跟客戶解說。A500等寬基指數發(fā)行帶動指數投資發(fā)展。而全球范圍內2024年全球指數被動投資規(guī)模首超主動投資,主動管理規(guī)模大幅流失。這是時代的潮流。
施懿宸認為,ESG主題指數型基金往往不偏向某個行業(yè),在去年的行情下,收益明顯高于組合中綠色主題占比較多的ESG主題主動型產品。以表現較好的工銀瑞信中證180ESGETF為例,前十大重倉股中,銀行股占6個。
“總的來說,基金規(guī)模大小取決于收益水平。因此,為了提高ESG基金的吸引力,需要將ESG因子轉變?yōu)橐粋€能夠帶來收益的增強型投資工具,并通過綜合ESG的評級結果來選股,讓ESG因子真正能發(fā)揮作用。比如銀行股,雖然不是綠色產業(yè),但是ESG評級水平普遍都比較高。”施懿宸表示。